校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幼儿游戏》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立足山西,面向全国,坚持应用型办学方向,主要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所以,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理论与实践知识,提升学生在未来幼教工作中的能力。通过学习《幼儿游戏》课程,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学前儿童游戏,理解学前儿童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掌握儿童游戏的特征和分类方法,以培养学生从事幼儿园游戏教育活动的专业素养和组织教学活动的专业能力。
一、课程团队
1.课程负责人
白志华,女,硕士,毕业于山西大学,研究方向是应用社会学,现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
2.课程团队成员:
杨喜艳,女,硕士,2017年12月毕业于山西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现担任学前教育理论教研室主任。
石媛媛,女,硕士,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现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
孙悦,女,硕士,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现担任学前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2021年10月申请校级一流课程《蒙台梭利教育》,并已立项。
二、课程简介
《幼儿游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游戏,包括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游戏环境的创设、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以及学前儿童游戏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发展、价值,理解和掌握各类游戏的组织与指导,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能够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组织活动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主要内容分为: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理论、学前儿童游戏环境的创设、学前儿童游戏的观察与指导、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领域游戏、亲子游戏。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课程内容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
在课程教学的内容上,建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框架,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在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突出幼儿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方法多样化和现代化
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利用学习通与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互动与讨论。
(三)实践教学环节呈现模块化
幼儿游戏课程将相关的教育技能以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各领域游戏进行划分,采用模块和项目的学习模式进行实践操作训练。通过学习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和各个模块的游戏类型,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内容进行展示游戏作品,能够让学生掌握幼儿游戏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教学观,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
四、本课程的亮点
(一)在教育理念上,立足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坚持突出实践教学的理念,以强化教育技能为核心;
(二)在课程结构上结合当前学前教育理念的时代发展潮流,科学合理地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三)在教学模式上,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探索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的学习模式;
(四)在实训体系方面,努力构建校内外实训体系相结合的共享平台,帮助学生积极开展实训教学,努力提升实训教学技能。
本课程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制定我校的特色课程模式。
五、目前课程的成果
《幼儿游戏》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的特点。本课程自立项以来,就本课程的进展情况做如下说明:
(一)在教材选用方面
本课程在教材选用方面积极参考规划教材,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细分教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把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广泛搜集网络、期刊、杂志等各方面资料,将有关幼儿游戏的最近发展、最新成果传递给学生。
(二)在课程设计方面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和目前高校思政教学的要求,在课程设计方面积极融入适合幼儿游戏课程的思政元素,比如中国传统文化、教师的职业素养、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以及哲学观点等,能够更好地掌握游戏的本质以及游戏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
本课程申报的是线下一流课程,但目前正处于疫情时期,所以也在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线上线下教学方式的开展,能够方便疫情高风险区的学生继续学习,同时也方便教师顺利按计划开展本课程。
总体来说,目前本课程已完成部分的线上线下教学的网络建设,同时也积极与幼儿园取得了一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专业学习搭建了学习平台。
网络平台:
学习通网址:https://mooc1.chaoxing.com/course/225296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