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一流课程《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时间:2022-07-27     来源:管理学院     阅读0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一流课程

按照教育部一流课程“双万计划”总体部署,学校紧紧围绕五类“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任务,不断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激励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努力建成一批质量高、校本特色鲜明的三级五类“一流本科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课堂革命,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创新发展。

本课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推动课程改革,以服务山西产业链、创新链发展为导向,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优化课程体系,深化课程建设。

一、课程团队

1. 课程负责人:

图片8 

李洁雨 硕士 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

2.课程团队成员:

图片9 

徐青 硕士 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

图片10 

宋蕾 硕士 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

图片11 

秦亚其 硕士 学前教育专业专任教师

图片12 

杨喜艳 硕士 学前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

二、课程简介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为应用型本科高校,2018年开设了学前教育专业,本课程为大三的专业必修课,至今开设过两轮该课程。经过我们团队成员搜集资料、整理档案,该课程的建设也具有了雏形。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理实一体课程,兼具理论与实训,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应用性。本门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本科三年级和专升本一年级的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内存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学生从事儿童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三、课程特色与创新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现阶段,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在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上。通常,教师会以传统授课的方式进行讲授,因此,学生对此课程会缺乏兴趣,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学生美育的发展。此次,我们团队致力于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从理实一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理论的讲授和实训指导,通过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在实训课上,由教师进行引导,学生实际操作、展示进行实训,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通过教学法的改革与创新,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民族性与时代性的融合,吸收有关课程思政元素,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在提高对理论学习的重视的同时,能够了解到学科发展的前沿趋势,能够在理论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二)评价方式的改革

本门课程,我们积极响应学院20号文件《山西应用科技学院课程多元考核实施办法》,以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每个教学单元进度安排都是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将将理论知识融合在学习情境中,将理论知识学习与知识应用融为一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改变原有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以考核方式改革为牵引,推进突出学生主体建构的教育学模式的改革。因此,改革课程考试考核方式,加大过程性考核力度。

因此,我们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设计方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模拟课堂展示,艺术作品,实训报告等纳入过程性考核中,提高考核质量。期末考试30%期中考核20%过程性考核50%(出勤与课堂表现活动设计模拟课堂艺术作品实训报告与笔记)

四、课程成果

(一)团队教师成果

1.课程负责人李洁雨:发明实用型专利《一种学前教育可变形教育》;申报并立项校级思政课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学前教育《普通心理学》隐性育人功能发挥的路径研究》;参与校级自编教材《幼儿游戏教育实践指导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参与校级课题《产教融合视角下应用型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校企协同育人实践研究》。

 

图片13 

2.课程团队成员徐青:

获得2022年教师微课教学竞赛一等奖参与《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参与《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一流课程建设;主持《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实践课程建设专项课题;入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3.课程团队成员宋蕾:

申报并立项校级实践课题项目《幼儿园环境创设》实践指导教材建设;参与校级一流课程《幼儿园环境创设》建设。

4.课程团队成员秦亚其:

参与编写的《幼儿园绘本教学概论》申报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校级一流课程的申报以及课程思政示范课的申报。

5. 课程团队成员杨喜艳:

荣获“企业实践锻炼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主持校级课题1项;发表省级期刊论文两篇;编写校级教材《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一项软件著作《记忆思维互动练习管理系统V1.0》;

 

(二)学生成果

图片14 

图片15

 

图片16 

 

图片17 

图片18 

图片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