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问题食品”如过期食品、三无产品、高油高糖零食等悄然潜伏在日常饮食中,不仅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引发慢性疾病等长远危害。为提升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培养健康饮食习惯,辅导员李帅鹏老师于2025年10月12日在1-401、1-403、1-407、1-417对酒管(本)2301、物流(本)2301、学前(本)2303、2304、2305班全体同学开展以“拒绝‘问题食’,筑牢‘健康墙’”为主题的班会。
李帅鹏老师围绕“问题食品”的类型、危害及健康饮食的实践方法展开讲解:“类型:常见‘问题食品’主要包括三类——一是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产品’;二是超过保质期仍流通的过期食品;三是高盐、高油、高糖的‘三高超标食品’,这类食品常以零食、速食形式存在。危害:短期来看,‘问题食品’可能引发恶心、呕吐、腹泻等急性肠胃问题;长期食用则会增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风险,甚至可能因食品添加剂超标、霉变产生的毒素损害肝脏、肾脏等器官。”

在校园生活中,“问题食品”如校外流动摊贩的三无小吃、超市临期打折却未标注的零食、网购平台低价售卖的过期预包装食品等,正悄悄威胁着学生的身体健康。

在互动交流环节中,李帅鹏老师进一步给出拒绝“问题食”、守护健康的具体措施:“强化辨别能力:购买食品时主动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成分表,拒绝‘三无’和过期产品;控制摄入频率:减少高糖饮料、油炸零食的食用,用水果、坚果等天然食品替代;选择正规渠道:优先在超市、便利店等合规场所采购,避免购买流动摊贩的食品;养成健康习惯:三餐规律,均衡搭配主食、蔬菜、蛋白质,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节食;传递健康理念:在班级、家庭中分享食品安全知识,带动身边人共同拒绝‘问题食’。”
拒绝“问题食”是守护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筑牢“健康墙”需要每个人从日常饮食的小事做起。希望同学们能将健康饮食理念融入生活,用科学的选择和习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也为营造安全、健康的饮食环境贡献力量。


